在经历会议场地的推荐和规划,以及策略部分的任务之后,与E计划1期,进入了与展览项目相关的任务,本期的任务如下: 会E人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实训任务更加贴近学校的真实情况,在会E人大部分的实训课程内,都增加了大量的与学生真实在校生活有关系的“会展项目任务”,力求能够让学生通过对于任务的理解和练习,可以做到举一反三,学会运用自己所积累的经验,但似乎灵活运用对于学生来讲有些困难。 看似简单的社团招募周,其实简单理解就是在校的一个展览型的项目,把普通社团换成普通参展商,把明星社团换成高级别参展商(行业内顶尖企业),在面对这样的项目时,我们该如何规划场地?如何提交一份高质量的场地规划报告? 场地位置选择,报告的阅读者不是同学,也不是同事,我们需要详细交待清楚场地所在位置,以及选择这个场地的原因。想一想在做会议场地推荐的时候,为什么要写交通方面的信息,原因很简单:能够证明该举办地点方便到达。 而在校内的展览场地,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人流量的问题,所选场地是不是校内人流量较大的地方。这和展览项目选择场地相同,作为一个对公众开放的项目,我们所选择的场地,必须是公众方便到达的地方,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地方。 高潮时间段,写成人流峰值时间段会更好一些 2.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展位的具体位置规划,其实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说很难;每一个展最麻烦的部分也在这里,作为主场承办方,我们不是把展位放进场地里就完成了,而是要思考展位规划位置的合理性。 上图作为一张场地的规划图,已经很清晰,位置,尺寸非常详细,但在场地的规划的部分需要充分理解参展商的目标,其实参展的目的很简单,吸引更多的参会嘉宾来体验自己的产品或者是了解自己的品牌;所以就会产生一个很实际的问题:顶级的参展企业自带人流量,而普通参展商的人流量又该如何保证? 这其实一直是个矛盾,我们需要通过场地的合理规划去解决这个问题,我们大部分的团队都将明星社团和普通社团分开两个区域,这样做在纸面上是合理的,但实际执行的时候,会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:人流量分配不均,明星社团展区人满为患,普通社团展位人烟稀少。这样的话,下一次如何吸引普通参展商? 当然也有将所有展区都放在一起的规划方案,个人觉得,这种较为合理,但是如果从实际执行角度上来看,也是有问题的,如下图: 想一想,我们曾经参加或者观摩的展会中,有多少展区是每个展位都独立设置,并且四周都是通道? 一个四面开放的展位,其实对于参展商来说很难规划,无论是标准展位还是特装展位都很难做到全部开放,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参展商的参展目的问题,刚才已经说过,吸引参会嘉宾是参展商的第一步,而留住参会嘉宾是参展商的最重要的目的,留住的时间越长,嘉宾对于产品和品牌了解的越多,达成合作的意向的几率越高。 所以,四面开放的展位过于通透,不太适合留住嘉宾,因为嘉宾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展位所吸引,进而降低了驻留时间。 3.人流动线图,展区的规划是否合理,需要用人流动线图来佐证,嘉宾从哪里进入,在哪里分流,如何在展区内合理的流动,这个需要我们在展位规划初期时进行规划。 上图作出了一个人流的动线图,但是否合理呢?人流真的会按照这个走么?人流到了右侧的德业楼会不会有流失?又或者直接在棕色(明星社团展区)看完直接离开?所以人流动线图要给出的不仅仅是线路图,还应该包含一个预估的人流百分比数字,在不同的分叉路和出口都会有分流和流失,这样会进一步检验的我们的展区规划图中,展区的规划的合理程度。 展区的规划比会议场地规划的难度更高,但需要基础内容比较相似,无论哪一类,我们都需要详尽的场地实景图片(各个角度),场地尺寸,并按照实际需求和真实的尺寸进行合理规划,而不是自己凭空想象,所有的规划都需要真实的依据,真实地去做操作,去执行,真正的去经历才会形成经验。 所谓的经验就是对你所接触的事物的认知和感受, 所谓经验丰富,不仅仅是经历多,更是能够灵活的将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任务中,以达成最好的结果。
北京优联信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电话:010 - 8057 0224
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潞苑南大街甲560号新潞运河文创园B4-1-2
评论